然而,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,许多人在饮食上毫无节制,不少人更是因为吃得太好,吃得太饱不仅得了胃病,还严重影响了睡眠。
失眠的诱因有很多,比如压力、焦虑、睡眠不规律、睡眠环境差、疾病困扰等都会影响睡眠。但大家往往会忽视一个因素——饮食,它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睡眠。
也许,你会有这样的经历,某个深夜在美食与饥饿中,你选择了美食,而后你的肚子开启开挂模式,毫无节制,就这样,你不仅吃撑了,还辗转反侧,整夜都无法入睡。事实上这种失眠叫继发性失眠,也指环境性失眠,是指由其他原因,如生理节律性失眠、身体疾病、心理疾病、使用药物和饮酒引起的失眠。若消化功能较差,或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,在夜晚吃撑后很容易出现肠胃疾病,从而导致失眠。对于这种受疾病影响的失眠,就是继发性睡眠。如果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失眠,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,如果不及时治疗,那腹泻、胃痛、胃胀、疼痛感等都会加重。严重者会影响睡眠质量。
近日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文指出:常吃精致碳水化合物,尤其是额外加糖的加工食品,更容易导致失眠。多种B族维生素与神经系统功能关系密切,如维生素B1缺乏时会令人情绪沮丧,思维迟钝,而熬夜或睡眠不佳会增加维生素B1的消耗。有研究显示,钙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睡眠的不足或缺失。钙能帮助大脑利用色氨酸这种氨基酸来制造褪黑素,而它是与睡眠节奏相关的一种重要激素。减肥时,很多人都会选择少吃或不吃主食。然而,不吃主食后,很大一部分蛋白质会作为热量消耗掉,多种神经递质的制造原料氨基酸不足,神经递质平衡发生紊乱,从而容易引起失眠。
3、如何才能不失眠?
失眠往往引起非特异性觉醒期症状,即次日日间功能损害,常表现为疲劳或全身不适感,日间思睡,焦虑不安,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,社交、家务、职业或学习能力损害等。对失眠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常常引起焦虑不安,使失眠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,失眠→担心→焦虑→失眠,久治不愈。语言心理学中有关研究表明,“放松些”比“别紧张”在缓解紧张情绪上具有更好的自我暗示效果。理由是在以“别紧张”进行自我暗示时,可能已经无意中引发了与“紧张”有关的先前经历和情绪体验了。不少失眠者是这样进行自我暗示的:“今晚我一定可以睡个好觉”,可内心却响着另一个声音:“ 万一睡不着,该怎么办”,这样的自我暗示调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。所以,建议大家在睡觉前务必放松心情,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,这样一定可以尽快入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