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不是“熊孩子”,而是生病了。
开启今天的科普之前,想跟大家聊一聊热播剧《陪你一起长大》中的故事。
“小奚望”不断眨眼睛,妈妈一直以为是他眼睛不舒服,做“鬼脸”也是调皮的原因,直到老师发现了孩子的不对劲,才引起重视。
看过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,剧中“小奚望”的眨眼睛、歪头等小动作非常刻板!
没错!“小奚望”频繁且持续地眨眼、挤眼这些表现,是典型的多发性抽动症(Tourette syndrome,TS),该病最早于1885年由法国医生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报道和描述,是抽动障碍的主要亚型。
01
什么是抽动障碍?
抽动障碍,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。其临床特征为慢性、波动性、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,严重时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。通常抽动是一种突然发生的、快速的、反复出现的、无明显目的的、非节律性的、不可克制的运动/发声。
目前报道:约5%~20%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,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%~2%,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。
02
抽动障碍病因是什么?
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。其病因复杂,多是遗传因素、神经生理、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1、遗传因素:通过对TS患者及家族成员的研究发现,短暂性抽动具有家族聚集性,同一家族中抽动障碍的发生率约为 40%~50%,提示TS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。
2、神经生化因素:TS的发生与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、5-羟色胺、去甲肾上腺素(NE)及氨基酸等的失衡有关。
3、脑器质性因素:
①约50%~60%的患儿存在非特异脑电图异常;
②少数患儿存在头颅CT的异常,如脑萎缩;
③部分患儿存在左侧基底节缩小及胼胝体减小,提示患儿可能存在皮质-纹状体-丘脑-皮质通路的异常和脑的侧化异常;
④PET研究提示患儿存在双侧基底节、额叶皮质、颞叶的代谢过度。
4、社会心理因素:早期研究表明,TS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。家庭因素是导致TS发病的高危因素;大多数患儿存在父母家教过严和偏离常态的干涉管制教育,刺激儿童出现焦虑、紧张、恐惧,患儿大都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。总之,情绪忧伤、激动、惊吓过度、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刺激均可能导致TS发病。
03
抽动障碍能治好吗?
儿童期起病的TS在青春期后,40%~50% 的患者抽动症状自然缓解;25%~30% 患者抽动症状明显减轻;25%~30% 患者抽动症状会迁延至成年;仅少数患者会因多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。
我国有学者对T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,有共患病、精神神经病家族史者预后较差,抽动严重者预后较差。
经多年临床工作发现,与放弃治疗患者相比,经治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抽动发作频率,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较治疗前明显好转,对日后健全的人格养成帮助极大。故一旦确诊此病,建议患者积极治疗。
04
如何治疗抽动障碍?
既然抽动障碍对儿童的影响这么大,那怎么样治疗呢?
常见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。
1、药物治疗
症状严重、影响儿童日常生活、学习和社交,或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无效者应及早转诊儿童精神心理科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。用药原则:
①起始剂量小,待足够判断药物疗效后逐渐小计量加药;
②保持最低有效剂量,减少副作用;
③最小程度合并用药;
④加用或停用药物时每次仅能改变1种药物;
⑤缓慢减药,防止症状反弹加重。
2、心理行为治疗
心理行为治疗是短暂性抽动障碍、轻度慢性抽动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;也是严重抽动患者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,对药物治疗起辅助作用,目标在于改善抽动障碍,干预共患病、改善社会功能。心理治疗不仅针对儿童,对家庭和学校的干预同样重要。
1)心理支持:通过进行支持性心理咨询,使儿童了解疾病的性质,减少因疾病而产生的自卑、自责,正确处理同伴关系,理性面对同伴的误解和嘲笑。
2)家庭教育:使家长了解疾病的特征,儿童的表现是疾病而非故意调皮捣蛋,缓解家长的担心和焦虑,避免过度关注儿童的抽动行为。
3)学校干预:学校老师和同学宣传抽动障碍基本知识,包容和关心抽动障碍儿童。因患病而影响学习的儿童,应适当减轻负担,鼓励儿童参加正常的学校生活,帮助其维持正常的伙伴关系,提高自尊心。
4)奖励疗法:通过奖励使患儿能够通过自主抑制抽搐来延长抽搐间歇时间,加强自我抑制抽搐的能力。Deanna 等研究发现,在短期(6个月)内发作的患儿,自我抑制抽搐的能力很强,立即给予患儿意料之外的奖励,能够使抑制抽搐的成功率更高。
-最后-
我们希望每位宝宝不仅身体方面能茁壮成长,精神心理方面也能快乐成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