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思纯变了。
在节目《看我的生活》中,她面对摄影机坦言:我抑郁了。
抑郁症曾使她呼吸困难,身体僵硬,甚至目不见物。因为服药,她不断发胖。
这样的马思纯,和很多人印象中元气满满的少女形象大相径庭。
那个笑起来天真烂漫的金马影后,怎么就抑郁了呢?
一、我们熟知的“抑郁症”
「丧」字当头,生活中充斥着太多自称抑郁的人,口头禅就是“生而为人,我很抱歉”。
然而,这些人是不是真的抑郁,还有更广泛的讨论空间,也因为这些自诩之中掺杂了过度夸张的成分,连带着抑郁症也被污名化了。
前段时间,马思纯发了一条有关自己的vlog。
图片|微博截图
在视频里,她毫不避讳,也毫不夸张,真实坦诚地把自己患病的因素和病情发展分享给了大家——原来,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一定就太好,她们也会生病。
但在她的话题页下,不乏有网友这样说:这位姐姐戏过了吧,一个抑郁症从去年说到今年。
类似的关于抑郁症的点评,我们也并不陌生:
承受能力太差了
是你想太多了吧
不正常才会生这种病
......
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。虽不相通,但也不应因此横加评判和批驳。
她反复呼吁大家不要把抑郁症特殊化,而要把它当成一种正常的病,去看医生、去吃药、去接受它……
感谢马思纯,这正是我们应该对待抑郁症的正确态度。
二、关于抑郁症,你需要知道的4个秘密
1. 抑郁症患者比我们想象的多
在测试人群中,抑郁人群占34.59%,其中极端到重度抑郁的不多,大部分是轻度抑郁。
2. 性别与抑郁的关系
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患抑郁的更多,关于性别与抑郁的关系这里有两点要提一下:
-女性更易患抑郁症
很多研究发现,抑郁症患者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,一方面因为女性激素水平容易波动,尤其在生理期、产前/产后和更年期等时期抑郁风险高;另一方面女性天生比男性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中投入更多,关系、情感更容易影响她们。
-男性更不愿承认抑郁症
很多男性认为与抑郁症相关的情绪,如消极、低落、脆弱表现出来就是缺乏男子气概,所以即便患了抑郁症,他们也倾向于否认和隐藏。
3. 行业与抑郁的关系
话不多说,请自觉对号入座,并善待名列前茅的行业工作者。
4. 年龄与抑郁的关系
26-35岁是抑郁症的重灾区。我们调查了该年龄段患者,以下是其中3位患者留言:
@Wockee,90年
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,压力很大。想有业绩,又想兼顾家庭,时间紧缺,精力不足,也就面临了情绪的很多问题。
@冰洁_July,85年
人到中年,目睹太多死亡、变故,伤春悲秋、由人及己,又想到人生已经过了大半,不像年轻时有大把机会,很可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一直老去,难免很焦虑和消极。
@超人,89年
20岁时,小小成就都能开心几天,而现在对生活只有钝感。在生活中,常感觉自己上不去下不来,在瓶颈里,无法跳脱。
在调查中,我们还发现:抑郁症越来越年轻化,未满18岁的抑郁症比例位居第二。一方面青春期嘛,情绪波动大;一方面这个年龄对外界认识还不全,可能把小问题放大。
三、识别抑郁症的“隐藏信号”
抑郁人群那么庞大,调查中有些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抑郁了。那什么行为是抑郁的表现呢?
在这8000个样本中我们发现了抑郁症患者最常有的4种表现:
1. 觉得没意思
@囧图:我倒没有不快乐,而是觉得失去活力,朋友叫我去吃饭、聚会,能躲就躲,懒得交际。也没有啥兴趣爱好,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。
2. 不专注,强迫思维
@xyz123:做事情没法集中注意力,老是强迫自己想些不好的事情,越控制越停不下,很烦躁。
3. 无缘无故感到累
@Martin刘:做事提不起精神,虽然没做什么但就是累,很想躺着坐着发呆就是不想动。
4. 觉得自己没用
@逃不离:觉得好空虚好没价值感,不想动又加深了没用感。偶尔很打鸡血,然后就陷入更大的空虚感。
四、如何帮他们摆脱抑郁症?
图片|unsplash
-理解
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听众。
抑郁症人士的很多想法或抱怨可能是不存在的、歪曲的、不靠谱的,在我们眼里,可能是莫名其妙的、不可理喻的。
除非他们主动提出要求,否则应尽量避免直接提出劝告、辩解或指责。那样只会让TA更加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和「没人理解我」,然后便进入「话不投机半句多」的处境。
总之,请别太在意他们所说的观点是否正确,重点关注他们实实在在存在的痛苦这一事实。
-陪伴
帮助他们恢复和保持信心。
抑郁的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没用或者拖累了家人。
给予积极的关心和尊重,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仍然是被需要和有价值的,对恢复会有帮助。
有时家属适当「示弱」,也会有助于调动患者的被需要感。
-鼓励
鼓励他们接纳自己和寻求治疗。
不论是生活中的问题还是疾病,引导鼓励患者认识、接受和面对现实,陪伴着他们共同面对和寻找解决方法。
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,对于日益普遍的抑郁症,需要我们更加重视,像对待感冒一样,加以认识、了解和理解,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“知郁、治郁”,避免抑郁症带来更多的恶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