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中风,人们对中风的印象大多是嘴歪眼斜、说话不清、偏瘫等等,目前在我国发病率之高,让人不免担忧更甚。而且发病不仅仅在老年人身上,发病人群还在逐渐年轻化。
根据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的研究显示,中国人的中风发病率世界第一,与美国相比,平均发病年龄要比他们早十年左右。《柳叶刀》上的分析数据也有显示,在1990-2017年间,脑卒中是我国人口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。
在中风发病的人群中,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占到了80%左右,所以可以预见缺血性中风人群十分庞大。
幸运的是,研究表明,中风其实是可以被人为控制的,如果能采取正确的措施,则至少有至少有80%的中风可以被有效预防,对于可引发中风发病的致病因素,大约有九成是可以人为避免的。
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因素还包含两方面,一个是可预防性危险因素,一个是不可预防性危险因素。
可预防性危险因素包括: 心房颤动、颈动脉变窄(狭窄)、高胆固醇血症、冠状动脉疾病、高血压、 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(尤其是腹部周围超重时)、 酗酒、缺乏体力活动、不健康的饮食、抑郁或其他精神压力、心脏病、卵圆孔未闭等。
不可预防性危险因素有:性别、年龄、种族和遗传因素。
处于敏感年龄阶段的人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,以减少中风的发病几率,保持自身健康。但是对于已患过中风的患者来说,二级预防同样重要。
中风二级预防,就是指让已经患有中风的病人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险。
中国中风防治数据显示,高达40%的门诊中风患者是复发人群。
复发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的特点,出现过二次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出现过二次卒中患者的2.67倍,卒中复发使致残或死亡风险相对于未复发患者增加约9.4倍。
中风患者如何预防二次复发?
控制危险因素,包括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因素。不管哪类危险因素,都要求患者谨遵医嘱、规范用药。需要强调的是,脑卒中患者属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,即使体检报告单上显示相关指标在“正常范围”内,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常规服用药物。
定期体检。普通人群一般每年都会体检一次,脑卒中患者更需要重视体检,最好每3-6个月到院复查。
脑卒中患者要实施良好有效的生活方式控制。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要将改变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写进处方,这在减少疾病发生和复发方面比任何药物的效果都好。比如,吸烟影响了九成多的男性患者,但戒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再加上低盐低脂膳食、规律作息、少量或不饮酒、加强锻炼、保持健康体重等措施,对于预防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。
重视疾病先兆。脑卒中发病前会有一些征兆,比如头痛、头晕、视物不清、身体麻木、语言不利等,一旦发生这些症状就要当心了!及时到院诊治至关重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