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、高并发症、高致残率的疾病,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。控制好高血压,对减少和防止患者重要脏器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正确治疗高血压病,除了使用降压药以外,饮食疗法也十分重要。下面我们列举一些高血压患者在饮疗方面常见的误区。
误区一:植物油多吃没关系
很多高血压患者都知道,控制血压要减少脂肪,少吃肥肉、少吃动物油,而对植物油不加以控制。对此,提醒大家,其实,植物油和动物油提供的热量是一样多的,食入植物油过多,自然产生热量也多。
“每2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。”专家表示,过多的热量会迅速转化成脂肪储存,体重就会增加,血压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高。并且植物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,过多摄入会增加机体的过氧化物,加速衰老。此外,多吃植物油并不能使血中原有胆固醇降低,却可使胆结石的患病率比吃普通饮食高2倍,因此植物油多吃也是无益的。高血压患者每天烹调所用植物油以不超过25克为宜。
误区二:无需限制糖的摄入
研究表明: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食物,高尝试状态下的血糖就会因机制利用不完,经肝脏转化为脂类物质,引起血脂水平相应升高。尤其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,可促进血管壁的沉积,造成血管壁损害及硬化程度加重,一方面可使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,另一方面可因小动脉硬化程度加重,小动脉口径变得狭窄,增大外围阻力而使血压升高,并阻碍降压药物的发挥,由此可导致血压的持续性升高,对病人的健康维护十分不利。
此外,长期摄入高糖食物,波动的血糖可影响胶原纤维的降解,引起心肌细胞内的胶原纤维积累,促使心肌肥厚的程度加重,进一步减退心室舒缩功能,成为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的危险因素之一。
高血压病人同样需要重视糖的限制问题,特别是存在体重超重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,即使没有糖尿病也要适当限制糖的过多摄入。豆浆粉、袋装麦片、黑芝麻糊,耦粉等冲调饮品,其含糖量在60%左右,高血压患者应谨慎食用。
误区三:绿茶能降血压,多饮无妨
一项医学研究发现,喝绿茶可以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机会。每天喝绿茶120克以上,持续超过1年,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就比不喝茶的人减少四成以上。这项研究使有些高血压患者误以为喝绿茶可以降低血压,多多益善。其实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。
高血压患者饮茶必须适量,而且忌饮浓茶。因为浓茶(头泡茶每克用沸水量少于50克的茶为浓茶)中所含的茶碱量高,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,不安、失眠、心悸等不适,从而使血压上升。另外,绿茶含有10%的鞣酸,不但能与铁质结合,还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,导致便秘症的产生,易引发血压升高,饮茶最好以80-85度的温开水随泡随饮,不要冲泡过度或放置过久,且每次不宜过浓。服用降夺药的高血压患者,最好在服药两三小时后再喝茶,以免影响药效。
误区四:不咸的食物就不会吃到“钠”,可以多吃些
不少高血压患者都知道应少吃盐,所以很少吃咸的食物,但不少高血压患者喜欢吃冰激凌、巧克力、饼干等甜食,认为这些食物中不含盐,可以多吃些。对此医学专家表示,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。
“不能从口感的咸淡来判断‘钠’是否摄入过量,对高血压的防治中‘隐性盐’更不容忽视。”专家表示,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盐,不光是我们看到的拿小勺炒菜做汤放在锅里的,其实“隐性盐”无处不在。人们常吃的甜食,如巧克力、果脯、冰激凌、饼干、面包等都含大量的钠盐,因为甜食加盐会更甜,也就是说加工的甜食都含大量的盐,天然水果除外。另外,在食品加工中加盐也是为了防腐,尤其像挂面、方便面、火腿、瓜子、豆腐乳、香干、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加许多钠盐。
“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,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病呈正相关,食盐销售量大的地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。”专家说,我国北方居民食盐量较大,平均每人每天摄入12克左右的食盐。也有证据表明,如果能限制盐的摄入量,不仅可使降压药物的剂量减少,还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,大大减少降压药物的药品费用和不良反应。高血压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,单纯限食盐就有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。所以无论是预防,还是治疗高血压,必须限制食盐也就是限“钠”盐,每人每日控制在3至6克都是有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