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小心把中药煎糊了,还能不能吃?”很多患者反映会遇到这样的问题。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中药煎糊了是不能吃的,应立即倒掉,洗净煎药器皿,重新换药煎煮。
有的患者怕浪费,就把煎糊的药用水洗一遍,再重新煎煮,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。
因为煎糊饮片的有效成分已经发生了改变,药效就会降低或消失,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,甚至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及副作用。
那么到底怎样煎药?煎药应该注意什么?
煎药工具怎么选?
煎药最好的器具是砂锅,因为砂锅属于陶器,它导热均匀,化学性质稳定,不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。并有很好的保温作用,是煎煮中药的最佳选择。
若没有砂锅,用铝锅也可以,但切忌铜铁等器具。这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易和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,轻则降低疗效,重则产生毒副作用。
如果您用砂锅煮药。一定要记住,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,否则砂锅会出现裂锅现象,要先用小火,等砂锅整个都热了,再慢慢加大火力。
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?
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,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,切忌浸洗,以免成分丢失,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。
煎药前需不需要浸泡?
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,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,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,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,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。
一般以花、叶、茎类为主的药物,浸泡时间为1-1.5小时。以根、种子、根茎、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-3小时。
煎药需要多少水量?
水应浸过药材面2-3cm为佳,轻轻摁住药材,水面刚好漫过手背即可。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,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,需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,再开始煎煮。
煎药火候如何掌握?
一般煎药先用武火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火,沸腾后转为文火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火,并保持微微沸腾状态,期间要不停搅拌,搅拌的目的是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,同时也避免了把药物煎糊。
煎药应需要多长时间?
1.一般药物,头煎煮沸后,再煎20—30分钟,二煎煮沸后,再煎15-20分钟。
2.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,如解表、芳香化湿、行气等类药物,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,头煎煮沸后再煎10-15分钟,二煎煮沸后5-10分钟即可。
3.补虚药、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、不易挥发的药,则应延长煎煮时间。头煎煮沸后,再煎40-50分钟;二煎三煎,乃治四煎沸后,再煎30-40分钟即可。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。
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
1.先煎: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矿物类,贝壳类中药,如龙骨、牡蛎、珍珠母、赭石、磁石等和含毒性的药物如附子、川乌等,应先将药物煎煮30分钟后,再与其他药物同煎。
2.后下: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、砂仁、木香等,久煎易降低药效,应在药物煎好前10分钟左右与其他药物同煎。
3.包煎:一些粉末状或者带绒毛的药物,如车前子、旋覆花等,应用纱布包起来再与其他药物同煎。避免粘锅或者刺激喉咙。
4.烊化: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,如阿胶、龟版胶、鹿角胶、饴糖等。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,冲入汤液或加入汤液中烊化服用。
5.另煎:一些贵重中药,如人参、西洋参、鹿茸、冬虫夏草等。为避免浪费,可以单独煎煮取汁液,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。
6.冲服:一些贵重药物的粉末,如西洋参粉,人参粉等,应与药液一起冲服,避免与药物同煎浪费。
煎煮后如何服用?
1.服药的温度:根据病情需要。
【温服】汤剂大多需温服。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。
【冷服】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。一般来说,寒剂宜冷服,适用于热证。
【热服】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。一般而言,热剂宜热服,适用于寒证。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,服后盖好衣被,吃热粥,助出汗,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。
2.剂量:据病情需要。
【分服】适用于慢性病、轻病情,可慢调治的患者。一剂汤药可分2~3次口服,每次100~200ml;如小儿口服汤剂时,应将汤剂浓缩,从而减少服用量。以少量多次为好。
【顿服】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,应急速治疗的患者。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。这样药力大而猛,能充分发挥药效。
特殊情况:
a.危重病人应少量多次服用;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,少量频服。在应用发汗、泻下、清热药时,若药力较强,要注意个体差异,一般见出汗、泻下、热降即可停药,适可而止,以免太过,损伤人体正气。
b.用峻烈之药及有毒性之药时,要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加量,取效即止,切勿过量,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。
PS:因为每个人的处方不同,病情不同,怎么服用,如何熬制,一定要与医生多沟通,不清楚的一定问清楚哦!
看完上面的这些,有没有觉得自己熬了20年的中药,感觉有一半都熬错了?
不过没关系,从现在起,知道了上面这些熬中药的正确方法,以后熬出来的中药绝对都是专业级别的!